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華,在台灣美術史上引領風騷的先軀者當中,前輩畫家陳進無疑是獨特的存在,她締造了許多第一的傳奇,堪稱台灣畫壇永遠的女神。20年前因工作之便,我本有機會與她交談,卻因故步自封而錯失了這一刻,因此得知台北市立美館有前輩畫家的主題展覽,我自是抓緊時間前去欣賞,這些藝術大師當中,陳進無疑地是我最關注的對象。
今年適逢台灣文化協會創立一百周年,北美館這次策畫的「走向世界:台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」展出,可謂館藏品精銳盡出,同時也向其他美術館與私人藏家商借珍貴展品,包括啟發台灣美術教育的4位日本畫家,以及33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,以1920-1940為時間軸線,一次盛大呈現,這可說是近10年來北美館難得一見的大展。
北美館策畫的「走向世界」展覽,向台灣新文化運動100周年致敬。
●陳進繪畫才華出眾,日師鼓勵赴日深造
日治初期,台灣美術史還是一片荒蕪,但石川欽一郎、鄉原古統等日本藝術家來台,他們除了努力創作,也投身台灣的美術教育,栽培出一批優秀的台籍畫家。陳進就讀台北第三女高時,即展露過人的繪畫天份,她的老師鄉原古統說服陳進父親,讓她赴日學習美術,而她也順利考進東京女子美術學校,成為第一位赴日學習美術的台灣女性。
1920年代想學畫,除了個人天賦,家裡沒有一些經濟援助,是玩不起這樣的嗜好,所幸陳進出身富商之家,因此能專注於藝事上的精進。不僅於此,她對繪畫的投入超乎想像,直到40歲時才結婚,同時堅持婚後仍要持續創作,而她也運氣很好,先生全力支持她,經常婦唱夫隨陪她外出寫生。
陳進作為第一批入選台展的台灣人東洋畫家、第一位赴日學習美術的台灣女性,也是最早入選日本權威美術競賽「帝展」的台灣女性,台展東洋畫部唯一一位台灣人審查員,這四個第一是歷史空前記錄,也難怪她被導覽老師洪國雄奉為台灣畫壇永遠的女神。
這次展出的《悠閒》作品,完整呈現床幔上的垂珠。
1993年《閨秀時代陳進》一書刊登《悠閒》作品,並未出現床幔上的垂珠。
●找不到模特兒,陳進相中美女親姐
洪國雄老師透露,他年輕時曾拜訪過陳進,當時她已高齡八十幾了,仍樂於分享有關她創作的秘辛。陳進畫風師承日本美人畫大師鏑木清芳,她筆下所描繪的女性,各個典雅秀麗,據說,她當初創作時想找藝妲當模特兒,但一聴她是女性畫家就不願意了,陳進只好央請大姐當《悠閒》、《野邊》、《手風琴》的畫中女主角。
這次展出的陳進作品,雖然沒有1934年入選帝展的《合奏》,但能看到《悠閒》、《手風琴》現蹤展場,也讓人無比興奮。洪老師說,這兩件作品能以今日面貌示人,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。他說,《悠閒》這件作品之前曾展示過,但其實不是全貌,這次備展時赫然發現,床幔上方的垂珠竟被裱於畫背,這次展出讓它重新出土後,多了那串橫披垂珠,古色古香的床榻更顯華麗。另外,《手風琴》這件失而復得的過程也很神奇。一位觀眾看了陳進的作品展出後,總覺得她的畫風與朋友家中的一幅畫似曾相識,後來此訊息傳到北美館,館方派專家前去鑑定,果然就是陳進的畫作,當時那件被棄置的作品已有破損,經過修補後終於又回到世人眼前。
入選第九回台展的作品《手風琴》,目前為北美館重要典藏品。
眾人皆知,陳進擅長描繪大家閨秀的生活樣貌,畫一件作品總是精雕細琢,若非現場看畫,絕難看出她在配飾、衣著或鞋子的細節下了多大功夫,也因為如此,她的畫中人物顯得特別耐看,白裡透紅的肌理、華美細緻的衣妝,鏍鈿家具擺飾,堆疊出雍榮華貴的特有氛圍,她用具有東洋特色的膠彩,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穿中式服裝的優雅女性,為她贏得台灣第一位閨秀畫家的稱號。
圖為入選第八回台展的作品《野邊》。
●陳進是先生,喊她女士反應很可愛
陳進的藝術成就早有藝評大家論斷,本來沒有我置喙的餘地,但我還是忍不住寫上一筆,實在是因為內心有某個小小的遺憾彄使著我。大約20年前,我在一家報社當編輯,當時被指派一個銀行合作案,負責編輯製作「台灣好本事」,其中一篇專文介紹陳進其人其事。當時作品相關照片,必須取得畫家授權才能刊登,我卻因為台語不靈光,缺乏精確溝通的自信,而錯失打電話給她的機會。除了此事,那天連繫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。當時,同事用陳進女士稱呼她,她的回應出乎意外,她先是露出不解的疑問語氣,繼而用台語說:「大家都叫我先生」(日語せんせい),聽同事後來轉述,我才驚覺自己功課做得不夠。許是因為這個過往小事,有時看到她的相關報導,就會想起曾經有過的交而不會,在我心中,這位陳進先生,不僅是台灣畫壇的永遠女神,而且也很率直可愛。
展覽資訊
走向世界: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
展出時間
即起至11/28
展出地點
台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追蹤、按讚、留言或分享!謝謝你。
延伸閱讀上一篇: 50歲,你林住期了嗎?
延伸閱讀:秋天走讀王大閎7個經典建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