陽明山是台北人最熟悉的國家公園,周末假日來七星山登高,你是否也注意到歩道上的花花草草,你認得這些植物的特性嗎?得地利之便,我常隨鄰居陳老師爬七星山,對於這裡的植物並不陌生,識途老馬的他有時指點一二,魯鈍的我雖聽過好幾回,不久就忘了,心裡叨念著要做功課,要好好記住它們。
趁著疫情期間較多閒暇,我獨自一人從天母家出發,先徒步到水管道歩道,再經陽金公路,自苗圃步道上七星山,這趟行程多達6小時,終於完成了心願,將七星山花草留下記錄。這趟行程沿途戴著口罩,行進吐納頗為辛苦,卻也是突破自我的一大步,我終於稍有資格說話,「常爬七星山」沒有白混的。
島田氏澤蘭分布在北部,日人1923年於新竹大尖山發現。
咸豐草又稱大花咸豐草,是民間著名的草藥。
花若精采,蝴蝶自來,島田氏澤蘭做了最好的詮釋。
回來檢視手機的照片,攝得花草全都集中在東峰往七星公園的步道旁,許是此處迎風面,陽光充足,花草更易存活之故,能與這些花兒相遇,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驚喜,確也為汗流浹背的登高,憑添幾份樂趣。這次我淺薄地出示私人的「花名錄」,或可為「我見青山多嫵媚,料青山見我應如是」這兩句詞下個註腳。
野牡丹生長於低海拔以下的山坡松林或灌草叢中。
南國薊的筒狀花絢麗奪目,卻是花葉莖全身帶刺。
灰木又稱白礬,木材可供雕刻,花果葉皆可入藥。
七星山植物不少人都寫過,何以我膽敢如此野人獻曝?以前自認活在當下即可,事後追憶甚覺無趣,近來年歲愈長,愈覺得留點什麼,更能在回味時多了份憑藉,因此特意在covid19疫情限縮的日常下,走出家門,寫出我在七星山「拈花惹草」的紀事。
通泉草常長在潮濕之地,帶有黃斑的花瓣挺可愛的 。
雙葉蕨可用於庭園美化,也可藥用或作為大型盆栽。
野鴉椿在秋天會結出豔紅果皮和黑漆漆的種子。
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追蹤、按讚、留言或分享!謝謝你。
延伸閱讀下一篇:帶著年少的記憶,與新北投車站歡喜接軌